齐鲁石油化工

研究与开发

  • 多聚甲醛改性对各向同性沥青结构组成及碳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

    柴鲁宁;

    以富芳烃重质油(EDOS)和聚甲醛(POM)为原料,利用共炭化反应制备纺丝性能优异的各向同性沥青,并通过熔融纺丝工艺获得性能优异的碳纤维。借助元素分析、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碳-13核磁共振波谱法(~(13)C-NMR)等表征手段深入分析POM添加量对各向同性沥青结构组成及碳纤维性能影响规律,并对共炭化机理进行推测。结果表明:共炭化反应过程中POM裂解产生自由基诱导原料油中的芳烃分子活化,使沥青分子内部引入大量的亚甲基桥联结构,所得各向同性沥青表现出宾汉姆流体特性,大大提升了各向同性沥青的收率和纺丝性能。同时,引入POM使碳纤维原丝的氧化反应活性增强,提升纤维预氧化处理效率,碳纤维的力学性能也随POM的加入先增大后减小,POM添加质量分数为4%时可制备出直径为9.3μm、拉伸强度为1 310 MPa的碳纤维。

    2025年02期 v.53;No.237 85-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78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 丙烯腈装置流程模拟优化研究

    曹维斌;

    运用化工流程模拟软件,建立丙烯腈装置工艺流程的计算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开展相关模拟优化研究。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优化了丙烯腈装置的吸收水比、溶剂水比、脱氢氰酸塔和成品塔回流比以及成品塔塔顶采出比等工艺参数,从而降低装置的综合能耗。

    2025年02期 v.53;No.237 93-97+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4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 聚4-乙烯基苯甲醇钠β-H消除试剂的开发

    高延峰;郭岩锋;

    在现有负载型β-H消除试剂基础上,研发了强碱性的聚4-乙烯基苯甲醇钠β-H消除试剂。以4-乙烯基苯甲醇为单体,二乙烯基苯为交联剂,通过优化聚合反应条件合成了大孔聚4-乙烯基苯甲醇树脂,并与氢化钠离子交换后制得聚4-乙烯基苯甲醇钠β-H消除试剂。二氧化碳羧基化反应活性评价试验表明:与现有的β-H消除试剂相比,研发的聚4-乙烯基苯甲醇钠β-H消除试剂具有更高的反应活性,同时其作为一种负载型β-H消除试剂,极大地简化了分离流程,降低了分离难度。

    2025年02期 v.53;No.237 98-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超高压电缆料基料的升温淋洗分级及链结构研究

    王阳;

    采用升温淋洗分级法(TREF)对3种超高压电缆料基料树脂A、B和C进行分析,考察了结晶能力分布对其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利用凝胶渗透色谱法(GPC)、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碳-13核磁共振波谱法(~(13)C-NMR)等手段对树脂和级分进行了链结构表征,并将表征结果与性能进行了关联。研究表明:树脂B和C各级分的乙烯基含量不同,因此二者的制备过程并非均聚反应。树脂B和C结晶能力强的级分占比更大,二者具有更好的电气绝缘性能。树脂A的高温级分中乙烯基含量明显低于树脂B和C,而树脂B和C的交联速率更快,这有利于减少交联剂的用量。

    2025年02期 v.53;No.237 103-109+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12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预硫化变换催化剂QCS-01S在煤制氢装置中的工业应用

    冼仲勋;张行;

    总结了预硫化型耐硫变换催化剂QCS-01S(以下简称QCS-01S催化剂)在中国石化茂名分公司煤制氢装置(以下简称茂名石化煤制氢装置)CO耐硫变换单元的应用情况,同时介绍了该催化剂在装填、开工及运行等各阶段的注意事项。自2019年投用以来,该催化剂运行良好,各项指标均符合装置工艺参数要求,有效提升了装置的运行效率。

    2025年02期 v.53;No.237 110-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8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管式炉法测定油品中硫含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苏婧;刘文波;

    介绍了管式炉法测定油品中硫含量的方法,总结了分析过程中可能影响测定准确度的多种因素,具体包括油品性质、胺基、金属元素、试剂批次、电炉行程时间、空气流量以及系统气密性等。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和建议,能够有效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度。

    2025年02期 v.53;No.237 114-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新型聚丙烯催化剂在高刚韧平衡聚丙烯产品开发中的应用研究

    边树娥;李孟轲;

    对比了新型聚丙烯催化剂DQS-02与进口Z-N催化剂在Spheripol聚丙烯装置上生产高刚韧平衡聚丙烯时的控制要点及产品性能差异。通过工艺应用及聚丙烯产品性能的系统对比发现,两种催化剂对聚合反应温度控制要求基本一致,但DQS-02催化剂展现出更高的活性、更强的乙烯结合能力,其生产的聚丙烯产品PPB-MN08在刚韧平衡性能方面更为优异。

    2025年02期 v.53;No.237 118-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专利文摘

  • 一种制备乙烯-醋酸乙烯醇共聚物的方法和装置

    <正>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乙烯-醋酸乙烯醇共聚物的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将含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的聚合液送入醇解塔I上部,碱性催化剂物流送入醇解塔I,或者将碱性催化剂与含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的聚合液混合后共同送入醇解塔I上部,醇解塔I底部吹入甲醇蒸汽,进行反应;醇解塔I塔釜液送入醇解塔II上部,碱性催化剂物流送入醇解塔II,醇解塔II底部吹入过量新鲜甲醇蒸汽,进行反应;反应得到的气相物流作为醇解塔II塔顶气从塔顶排出,全部通入醇解塔I底部作为甲醇蒸汽的主要来源,醇解塔II塔釜液排出后得到乙烯-醋酸乙烯醇共聚物。本方法具有工艺能耗低、树脂产品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指数小、设备投资费用低等优点。(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CN114181333B,2024-01-26

    2025年02期 v.53;No.237 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双连续高贯通聚合物超滤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正>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双连续高度贯通孔结构的聚合物超滤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超滤膜包括底层和聚合物层,其中聚合物层分为子层和表层,所述表层为窄孔径分布的均匀小孔结构,所述子层为双连续高度贯通的三维网络多孔结构;其中,该双连续高贯通超滤膜的双连续高度贯通孔结构表征为:在所述子层的厚度方向上,与该厚度方向垂直的任意XY横截面上的截面孔隙率为40%~90%,优选为60%~90%,还优选为70%~90%;且任意两个XY横截面之间的截面孔隙率差值不超过10%,优选不超过8%,还优选不超过5%。(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CN115335139B,2024-05-03

    2025年02期 v.53;No.237 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低皮膜含量球形PVC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正>本发明属于PVC树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皮膜含量球形PVC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低皮膜含量球形PVC树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将氯乙烯、去离子水、引发剂、分散剂、链转移剂、分散助剂加入设有搅拌装置的聚合釜中,进行聚合反应,获得聚氯乙烯悬浮液;脱除未反应的氯乙烯单体,离心悬浮液后干燥,得到低皮膜含量球形PVC树脂;其中分散助剂为醇胺类化合物和胆碱的配混溶液。本发明制备的PVC树脂皮膜含量低,表观密度高,树脂残单脱除快,在后加工过程中树脂增塑剂吸收时间短,给料快、生产效率高,适合大口径管材的生产。(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CN117362497A,2024-01-09

    2025年02期 v.53;No.237 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一种热塑性导电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正>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塑性导电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热塑性导电复合材料包括内层材料和至少一层外层材料,所述内层材料为包括纤维束、第一热塑性树脂和第一助剂的芯层,所述至少一层外层材料包裹所述芯层并且为包括第二热塑性树脂和第二助剂的树脂层,其中,所述纤维束从所述芯层的一端连续延伸至其相对端,所述第一助剂和所述第二助剂各自独立地包括导电填料。本发明的热塑性导电复合材料基于多组分材料体系设计,能够使得各组分之间达到性能协同的效果,同时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CN116063780B,2024-09-17

    2025年02期 v.53;No.237 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耐应力发白的热塑性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正>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应力发白的热塑性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耐应力发白的热塑性复合材料包括内层材料和至少一层外层材料,所述内层材料为包括纤维束、第一热塑性树脂和第一助剂的芯层,所述至少一层外层材料包裹所述芯层并且为包括第二热塑性树脂和第二助剂的树脂层,其中,所述纤维束从所述芯层的一端连续延伸至其相对端,所述第二助剂包括耐应力发白助剂。本发明的耐应力发白的热塑性复合材料基于多组分材料体系设计,能够使得各组分之间达到性能协同的效果,同时具有好的耐应力发白性能,并可以实现热塑性复合材料在线添加耐应力发白助剂。(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CN116063787B,2024-10-15

    2025年02期 v.53;No.237 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一种酯交换法生产生物柴油的反应装置及方法

    <正>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酯交换法生产生物柴油的反应装置及方法。所述的反应装置包括微通道混合设备I、微通道混合设备II和酯交换反应器。酯交换反应方法如下:将低碳醇与甘油三酸酯以摩尔比≥3∶1的比例的混合物料I,作为主反应物料由酯交换反应器进料口进入,将低碳醇与甘油三酸酯以摩尔比<3∶1的混合物料II,作为强化传质物料引入酯交换反应器内,混合物料I和II在反应器内发生高效酯交换反应。本发明通过改善甘油三酸酯与低碳醇的混合状态以及混合进料方式,强化整个酯交换反应过程的传质,改善不易互溶体系酯与低碳醇的传质反应速率和原料单程转化率,缩短反应停留时间,提高酯交换法生物柴油的生产效率。(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CN116036998B,2024-09-03

    2025年02期 v.53;No.237 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一种高流动性阻燃聚氯乙烯注塑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正>一种高流动性阻燃聚氯乙烯注塑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塑料加工改性技术领域。目前的PVC/ABS合金还存在流动性比较差、阻燃性能差或热稳定性差等缺陷。本发明按质量份包括PVC复配料40~60份,ABS树脂30~45份,AS树脂3~10份,其中PVC复配料按质量份包括PVC树脂100份,有机锡1~3份,阻燃剂三氧化二锑2~3份,阻燃协效剂1~3份,其中阻燃增效剂包括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改性的蒙脱土40~55份,乙二醇锑4~12份。利用乙二醇锑对HCl蒸汽的吸收作用,配合有机锡,提高材料的稳定性,同时利用其在高温下能够转变为三氧化二锑的特点,增强阻燃性能,并且降低三氧化二锑的粉尘毒害性。(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CN115772303B,2024-04-09

    2025年02期 v.53;No.237 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基于丁腈橡胶和顺丁橡胶的橡胶组合物及其应用、硫化橡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正>本发明涉及橡胶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丁腈橡胶和顺丁橡胶的橡胶组合物及其应用、硫化橡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橡胶组合物包括橡胶基体、聚氯乙烯、炭黑、白炭黑、丙烯酸类金属盐、硫酸钙晶须、硅烷偶联剂、硫化剂、硫化促进剂、硫化活化剂、防老剂和增塑剂,其中,所述橡胶基体为丁腈橡胶和顺丁橡胶的组合,所述顺丁橡胶中的顺式质量分数为大于等于96%。本发明提供的橡胶组合物制备得到的硫化橡胶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混炼胶门尼黏度适中,制品收缩率低,硫化橡胶拉伸强度、撕裂强度和耐磨性好,且耐酸碱和耐油性能优异。(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CN114426708B,2023-11-10

    2025年02期 v.53;No.237 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一种氯化聚氯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正>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稳定性能优异的氯化聚氯乙烯组合物,并进一步公开其制备方法以及应用。本发明所述氯化聚氯乙烯组合物,以CPVC树脂、主稳定剂、辅助稳定剂、润滑剂、抗冲改性剂、抗氧剂、着色剂和颜料为原料制备,在使用主稳定剂的基础上,进一步配合添加具有层状结构的碱性第一金属盐、第二金属盐以及具有强氧化作用的羟胺化合物作为辅助稳定剂,利用三者之间的协同效应,使得所述氯化聚氯乙烯组合物具有较长的稳定时间和较好的稳定性能,可确保制得的氯化聚氯乙烯管材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热稳定性能,并且具有成本低的优势。(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CN115584096B,2023-12-29

    2025年02期 v.53;No.237 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高压XLPE绝缘电力电缆及其制备方法

    <正>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XLPE绝缘电力电缆及其制备方法,适用于66~220 k V电压等级的电缆;该绝缘电力电缆包括:绝缘线芯,其从内向外依次包括导体线芯和包覆在导体线芯上的导体屏蔽层、XLPE主绝缘层以及绝缘屏蔽层;半导电缓冲阻水层,其设置在绝缘屏蔽层外部并由半导电缓冲阻水带构成;复合铠装层,其设置在半导电缓冲阻水层外部且其光滑内表面对绝缘屏蔽层形成挤压,进而消除层间的空气间隙;该复合铠装层采用碳纤维-热塑性树脂复合材料,碳纤维和热塑性树脂在上浆剂的作用下,采用连续熔融-预浸工艺一体制造成型。本发明可有效消除皱纹金属护套与阻水层间存在的空气间隙,进而避免与绝缘屏蔽层之间产生悬浮电位导致电缆局部放电,有效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CN117133503A,2023-11-28

    2025年02期 v.53;No.237 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工业技术

  • 延迟焦化装置顶循系统在线除盐设施的应用

    祝华腾;

    针对延迟焦化装置中分馏塔顶及塔盘面临的氯盐腐蚀和堵塞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探讨了相应的解决方案。经过前期的可行性研究,决定增设在线除盐设施,以改善分馏塔顶循系统的氯盐腐蚀状况。投用在线除盐设施后,进一步分析了其对顶循油氯盐含量、分馏塔顶与压缩机入口压差以及分馏塔顶循抽出温度的具体影响,并针对这些影响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2025年02期 v.53;No.237 123-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15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汽柴油加氢装置催化剂长周期运行分析及优化

    蔺晓亮;袁小彬;刘丹丹;

    针对某炼化企业1~#汽柴油加氢装置检修期间催化剂型号的更换,深入分析了原料油性质和关键工艺条件的影响,并从原料油性质控制、操作参数调整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措施实施后,催化剂活性良好,产品质量均能满足指标要求,有效保障了装置催化剂长周期稳定运行,显著提升了企业经济效益。

    2025年02期 v.53;No.237 129-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4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污水汽提装置开工工艺优化

    郑晓薇;

    通过对污水汽提装置传统开工流程的分析,提出了一种优化方案,该方案旨在缩短开工时间,并为应急维修提供充裕的缓冲时间。优化措施主要包括:使用含硫污水代替新鲜水或净化水、实行间断进料以及冷进料建立中段循环液位等。实际应用结果表明,优化后开工时间从原来的24.0 h缩短至5.2 h,同时显著降低了蒸汽、电和新鲜水的消耗量。这些措施不仅提升了装置开工效率,也降低了能源消耗和运营成本,为企业的环保治理和装置稳定运行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

    2025年02期 v.53;No.237 134-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废气处理系统在SBS装置中的应用及改造

    谢宜倩;梁国强;

    介绍了某炼化企业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生产装置当前的实际运行状况以及废气排放特点,并对该装置的废气处理系统的改造情况进行了总结。改造后的废气处理系统既能适应充油胶的生产需求,又能满足非充油胶生产要求,在有效降低能耗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2025年02期 v.53;No.237 139-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1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蒸汽管网余压发电技术在苯乙烯装置中的应用

    徐伟;

    某石化公司苯乙烯装置为避免蒸汽管网大量热能在减压过程中的浪费,进行了蒸汽管网余压发电技术改造,对蒸汽管网的差压热能进行回收利用。改造实施后,装置及发电机组运行稳定,所发电能供装置自用,在实现能源梯级利用的同时提升了经济效益,达到了预期目标。

    2025年02期 v.53;No.237 143-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柴油加氢精制装置在线调制低硫轻质船用燃料油的工业化试验

    杨建华;赵淑龙;尚猛;

    通过对某炼油厂柴油加氢精制装置的原料性质和生产工况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低硫轻质船用燃料油质量指标,成功试产出低硫轻质船用燃料油。该产品优化了企业柴油池产品结构,实现了催化柴油低附加值原料的高值利用。

    2025年02期 v.53;No.237 146-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安全与环保

  • 石化企业安全督查实践与探讨

    齐玉昌;

    系统探讨了石化企业开展自主安全督查的实践路径,通过分析行业安全生产现状,阐述了自主安全督查的重要性及实施体系。重点介绍了督察计划制定、方法创新以及AI违章识别技术在提升督查效率、风险预测及数据分析中的应用,并结合典型案例总结了实践的成效与经验,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实践表明,企业自主安全督查可以有效提升石化企业安全管理水平,降低事故风险,为企业安全生产提供重要保障。

    2025年02期 v.53;No.237 150-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0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自动化控制与计算机应用

  • 离心压缩机智能化状态预警监测技术及应用

    李江浩;

    针对离心压缩机机械结构精密、气动特性复杂、多工况动态变化以及故障模式多样等特点,传统监测手段难以实现压缩机异常状态的预警及异常的高效分析,提出基于数据智能的离心压缩机数据分析与状态预警监测方法。该方法基于K-means算法建立离心压缩机的状态预警式监测模型,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实现异常状态的提前预警及故障的高效准确定位,从而提升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和效率,降低运维成本。

    2025年02期 v.53;No.237 155-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5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MES系统生产平衡模块在炼化企业中的应用

    陈宇;

    介绍了制造企业生产过程执行系统(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 MES)的架构和数据交互机制,并探讨了各模块在炼化企业生产中的具体应用。其中,生产平衡模块作为MES系统的核心,可通过装置级、调度级和公司级的三级平衡,实现数据整合、动态平衡计算与异常诊断,为生产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2025年02期 v.53;No.237 159-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25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专论与综述

  • 重整装置中氯化氢脱除技术研究进展

    王莹;郭岩锋;贾庆龙;赵敏;朱相春;董凌云;

    在催化重整装置的持续运行中,氯元素引发的设备腐蚀、结垢现象以及下游加氢催化剂的失活问题愈发显著,已成为制约装置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为有效应对这一问题,增设脱氯装置并开发适用的脱氯剂,成为行业内的迫切需求。因此,对国内外几种常用脱氯剂进行综述,并对我国在新型脱氯剂研发方面提出若干建议。

    2025年02期 v.53;No.237 164-168+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聚硅氧烷用于改性剂合成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孟宪谭;

    针对现有抗冲型丙烯酸酯类树脂(ACR)、丙烯酸酯-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ASA)增韧改性剂应用中存在的低温与常温韧性不足,以及丙烯酸酯类橡胶的耐寒性差等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结合聚硅氧烷物性,跟踪了聚硅氧烷用于改性剂合成及其产物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机理分析,提出了有机硅的应用建议。

    2025年02期 v.53;No.237 169-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投稿特别声明

    <正>近期,有人冒用《齐鲁石油化工》名义在互联网上进行约稿、组稿,从中谋取经济利益,造成恶劣影响。对此,我刊郑重声明:未与任何网站或个人签署收稿合作协议。

    2025年02期 v.53;No.237 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下载本期数据